争夺中国新能源之都

2022-12-15 23:38:34

1908 年,福特推出了 T 型车。五年后,福特开始在移动装配线上生产 T 型车,底特律成为美国的汽车之都。 90年代,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就业人数维持在6万人左右。然而,在汽车工业的第二次、第三次革命中,它却不屈不挠、墨守成规,成为时代的弃儿,并于2013年正式申请破产保护。

站在底特律埃尔姆赫斯特大道和罗莎帕克斯大道的拐角处,就像置身于切尔诺贝利的废墟中。杂草。

当汽车蓬勃发展时,城市也在蓬勃发展;如果汽车还在蓬勃发展,城市怎么会崩溃?其实车子还在走劲,只是位置变了。智能化、电动化时代,新一代汽车产业开始在硅谷扎根。 2014年,硅谷汽车领域的公司不到10家。 2019年汽车领域相关企业超过150家;特斯拉、LUCID 等新造车企业都在硅谷。传统车企也在硅谷设立创新中心;围绕自动驾驶,从硬件到软件再到移动出行的产业生态齐聚硅谷。

回到中国,众所周知,上海、广州、长春等国内汽车产业的几大城市,曾经占据了中国传统汽车产业的半壁江山,并争夺“东方底特律”的称号。大而不强,承载不了汽车强国梦。如今新能源浪潮袭来,各地纷纷重启汽车制造业,试图在新能源领域站稳脚跟,开辟更大的版图。于是,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多地兴起,配套的新能源汽车工厂、电池生产基地、自动驾驶示范区相继建成。人们不再迷恋“东方底特律”,转而争夺“新能源之都”。被全国多个实力车市包围,谁会是第一个抢到票的幸运儿?

在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的拉动下,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规模也在全球领先。 2022年1-10月,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将占全球的60.5%。预计到2030年,我国动力电池产值将达到823亿美元。智能汽车也在加速发展。 2022年上半年,我国智能汽车普及率上升至32.4%。预计到2030年,我国不同级别新车智能驾驶率将达到70%。智能汽车有效带动车载芯片数量增长。 ,从燃油车约500颗芯片到L4车用芯片3000多颗,到2030年我国芯片产值将达到290亿美元。

以电动化、智能化为主线的汽车革命,为汽车产业的城市发展带来新机遇。此外,中国经济进入“换档期”,城市发展也相应进入新的排位赛。今年3月22日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印发《“十四五”现代能源体系规划》后,多个省市密集出台更具针对性的“十四五”规划,以抢抓先机。新能源赛道。 “能源发展计划。

以江浙沪皖为代表的长三角集群:江苏计划生产新能源汽车超过50万辆,新车销量占比超过20%,充电桩总规模超过80万个,商业加氢100个车站;浙江计划建设新能源汽车汽车产量60万辆,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00亿元。 “千亿工程”项目总投资预计将超过3000亿元。上海计划年生产新能源汽车120万辆以上,新能源汽车产值超过3500亿元,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的35%以上。安徽计划全省汽车产业产值超万亿元,新能源汽车占总产量的40%,充电桩23.7万个,充电站4750个,换电站180个。

以广深为代表的珠三角集群:广州新能源汽车产能200万辆,普及率50%,打造享誉全球的“智能汽车之都”。深圳新能源私家车保有量78万辆;佛山以氢能为突破口,打造超5000亿元的汽车和新能源产业集群。两市逐步树立起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旗帜。

以成渝为代表的成渝西部集群:成都规划新能源汽车80万辆、充电桩16万个、充换电站3000座、加氢站40座。重庆计划年产新能源汽车100万辆,普及率40%,车路协同道路里程1000公里,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2500亿元。

以北京为代表的京津冀集群: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00万辆,汽车电动化率30%,充电桩总规模70万个,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超10,000。

显然,新造车运动正在进入2.0时代,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城市内卷化正在加剧。过去,中国汽车城的称号似乎总是属于个别城市。新能源时代来临,一切都不一样了。

这个答案很难回答,但要说中国新能源产业最集中的区域,长三角一定榜上有名。

梳理《2022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城市榜》可以发现,深圳、上海、北京、武汉、常州位列全国前五,南京、苏州、广州、成都、合肥紧随其后。 .其中一半来自长三角。

在这波新能源汽车浪潮中,布局最活跃、成效最显着的城市大多集中于此。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量已占全国的38%,相当于长三角地区每生产三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。

其中,不可小觑的新能源力量来自上海。在老牌造车企业阵营中,上海可以说是转型最成功、潜力最大的城市。尤其是引进特斯拉之后,产业优势加上人才储备优势,让上海成为新造车企业的首选。蔚来、威马、高河、极度、AIWAYS、ROCK等均以上海为公司总部。除了极度和ROCK,其他品牌的汽车都已经量产交付。

除了上海,常州和合肥是长三角地区最受瞩目的地方。

常州是“2022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城市榜”前10名中唯一的二线城市,也是唯一一个年GDP低于万亿元的城市。据常州官方发布的信息,今年上半年,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100亿元,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198.1%,产值同比增长19.1%。销量突破11.8万辆,居江苏省首位,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江苏省二分之一。近年来,常州市紧紧围绕“国际智能制造名城、长三角中轴枢纽”的城市定位,在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、储能,并抢占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——动力电池率先进行布局,在溧阳、金坛引进了宁德时代、中新航、蜂巢能源等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企业。通过产业链、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创新、均衡发展,从无到有打造了国内领先的产业集群。

作为新能源投资热情最高的城市之一,合肥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实力争夺“新能源之都”称号的城市。其新能源汽车的故事,历史传承源于江淮,高光时刻源于大众,经典案例源于蔚来。三个背景和风格完全不同的企业,组成了多元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雏形。这一时期,“合肥模式”开始蔓延,其核心离不开国资的主导——国有投资平台,作为基石投资人,投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,借力引进战略投资者跟进参与长期投资,再通过资本市场定向增发、企业回购等形式有序退出和循环再投资,形成“国资引领-项目实施”的闭环——股权退出——循环发展”。 2022年1-10月,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智能网联产业链将实现总产值931.03亿元。

珠三角地区以深圳、广州为主,传统车企根深蒂固。虽然能出产的造车新势力不多,但比亚迪、广汽爱安等巨头纷纷翻身,转战新能源。势头非常快。以广州为例,以赛力斯、广汽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不断反超。今年前三季度,广汽爱安新能源汽车销量18.2万辆,仅次于比亚迪、特斯拉和五菱宏光。并且高于卫晓丽三人中任意两人的销售额总和。深圳作为榜单的首位城市,地处珠三角前沿。它是连接香港与内地的纽带和桥梁。不仅有华为,还有腾讯、中兴等优秀科技企业,还有比亚迪等新能源企业多达30家。 .

除了上述代表城市外,北京和武汉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地之一。北京是京津冀地区一家重要汽车公司的总部。虽然在造车新势力上错过了蔚来,却收获了理想和小米。 “车、路、云、网、图”五位一体建设,推动车路协同模式落地,推动L4及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规模化运营。武汉是最早喊出“新能源汽车之都”口号的城市,进驻了中国传统汽车制造商吉利等大部分汽车圈。

从目前新能源产业布局来看,一家独大的情况可能不会出现,以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沪地区为主的区域发展或将成为主流。未来的行业。

2022年尾声在即,“中国新能源之都”之争,与其说是产业底蕴,不如说是地理位置、科技人才、相关产业链。在此背景下,未来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思路和路径将何去何从?在第六届楚商大会上,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张永伟认为,城市新一代汽车产业的发展必须着眼于这10条路径:

1、整车企业和整车集群发展:在新一代汽车发展过程中,整车企业仍是产业链的重要主体,主要类型为本土转型车企、新技术动力车企、和跨国汽车公司。全市新一代汽车产业布局要尽可能多地吸引汽车企业落户,围绕整车形成产业集群。

2、深化产业链,发展关键零部件集群:重视新一代汽车产业关键零部件布局。目前,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,并开始形成以城市为主体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。

3、吸引跨界力量,发展汽车产业:汽车外延不断扩大,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,如汽车健康、汽车智能科技、数据产业、车载娱乐、汽车旅游、通讯科技等,持续拓展,跨界融入汽车服务体系,打造新的增长极。

4、提高普及率,打造新一代汽车消费城市:充分挖掘城市资源,打造以使用为中心的智能电动汽车服务生态圈,如在能源补给、路权、公用等方面配置专属资源资源。

5、抢抓智能机遇,打造无人驾驶城市:率先建设智能道路基础设施,为无人驾驶汽车测试、示范和应用营造良好环境。推动无人车在高速、物流、园区、景区、城市道路等场景的应用;创新标准法规,打造无人驾驶试点示范区。

6、把握服务化发展趋势,培育产业新生态:新一代汽车产业的发展将催生新的服务业态。各市要注重引进充电运营商、物流运营商、解决方案运营商、后市场服务运营商等服务主体,积极拓展新一代汽车产业的价值边界。

7、推动汽车与新能源结合,发展汽车能源产业:新能源汽车将越来越依赖新能源发展,打造充换电、风能、光伏、氢能,储能。协同开发系统。

8、打造以汽车技术和汽车文化为核心的汽车创新生态:新汽车的诞生必然来自于新的汽车技术,必然培育新的汽车文化,必然带来对新人才的需求。上海国际汽车城将充分发挥规模最大、产业链最完整、产业集聚度最突出的优势,集聚科技创新资源,培育汽车文化。

9.创新产业资源集聚方式。重点转变政府推动产业、优势资源转化、资本撬动产业三种方式。

10.打造高端要素集聚的城市软环境。汽车产业呈现人才高端化、信息需求多元化、交流互动高频化的新特点。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人才,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环境。高端汽车元素的流动正朝着更加生态化、平台化、开放化、多元化的城市发展,从而激发汽车领域更大的创新。

总的来说,为了迎接全球变化的趋势和产业变革的浪潮,企业和城市都在与时间赛跑。谁将赢得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的争夺,仍是未知数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在这波新浪潮中,肯定会有球员脱颖而出。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车白智库(ID:EV100_Plus),作者:周双江,编辑:阿峰,排版:肥虎